发布日期:2022-10-29 浏览次数:次
中有质量管理的七项原则,其中第二项强调了领导作用,其实,在1940年之前,领导理论更多的是关注领导者个人的特质,比如外貌或者性格特征、进取心、领导愿望、诚实与正直、智慧和工作相关知识等,人们认为某一种人一定是领导者,因为他具有饱满的天庭和坚毅的下颌,诸如此类。但是1940年之后人们的研究发现,个人特质也许会起到作用,但是真正发挥作用的是领导者的行为。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认为是这样两个维度:定规维度和关怀维度;而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则从另外的维度来界定:员工导向和生产导向。之后的研究开始关注领导者所面临的环境,因为人们发现在不同的环境下,领导的效果会有很大的不同。
菲德勒(弗雷德菲德勒(FredE.Fiedler),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管理专家,他所提出的“权变领导理论“开创了西方领导学理论的一个新阶段,使以往盛行的领导形态学理论研究转向了领导动态学研究的新轨道。他本人被西方管理学界称为“权变管理的创始人”。)提出了领导方式取决于环境条件的著名论断。他认为领导效果是完全视环境条件是否有利来决定的,简单地概括,当环境条件非常有利或者非常不利的情况下,工作导向型的领导者容易取得成效;如果环境条件处于中等有利的情况下,员工导向型的领导者容易取得成效。
没有什么固定的最优领导方式,任何领导形态均可能有效,关键是要与环境情景相适应,即应当根据领导者的个性及其面临的组织环境的不同,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。适用于任何环境的“独一无二”的最佳领导风格是不存在的,某种领导风格只能在一定的环境中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。任何领导形态均可能有效,其有效性完全取决于所处的环境是否适合。
我们应该知道,领导风格或者领导方式并不是最重要的,因为任何领导形态均可能有效,最为重要的是领导方式或者领导风格是否与所处的环境条件适合,领导形态的有效性完全取决于所处的环境是否适合,而不是领导风格本身。
所以不要简单地寄希望于领导者做出改变,事实上他们是很难做出改变的。菲德勒的理论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,就是要尊重领导者的风格,尝试地调整你跟他的关系就可以。